李嘉诚“半生之敌”的我国逆行

liukang20246小时前朝阳吃瓜1076

  本钱的嗅觉是最活络的,总是流向最有潜力和时机的商场。

明亮的李嘉诚“半生之敌”的中国逆行的图片

文 | 华商韬略 周瑞华

  李嘉诚卖财物跑了,被他赶开的旧日老对手却回来重仓我国,一退一进之间,意味深远。

【“新地王”】

  2020年2月20日,跟着一声槌响,内地“新地王”诞生。

  上海徐汇滨江一块坐北朝南、背靠内环线、面向黄浦江的黄金地块,被一家公司联合其他公司以310.5亿元拿下。

  这是这家公司在上海拿下的第三个项目。放眼内地,其现已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重庆、杭州、成都、武汉7大中心城市,拿下超越30个项目。仅2017年2月-7月半年时刻,它就在内地豪掷300亿拿地。

  2018年5月开门运营的北京高端购物中心“王府中环”,本年4月开幕的重庆两江新区的“光环(The Ring)”购物公园,背面的开发商,都是它。

  与内地大手笔出资构成鲜明对比的是,2020年,受疫情影响,这家公司全年营收才20.94亿美元,算计人民币136亿元。即使是没有“黑天鹅”工作的2018年,其全年营收也才26.65亿美元(187亿元)。

  这家公司便是香港置地。面临这个新地王,许多人疑问:这样一家年收入不到200亿元的企业,是怎么完成“蚂蚁吞大象”的?

  确实,论营收规划,香港置地与碧桂园、保利地产等营收动辄几千亿的内地房企无法比,但它的靠山在业界却大名鼎鼎——旧日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集团。

  怡和集团的财力有多雄厚?

  2021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榜单,英国企业怡和集团以326.47亿美元(2121亿人民币)排在第372位。其继续运营近200年,大股东是英国隐形首富凯瑟克宗族,旗下更是具有许多咱们了解的公司,例如7-11、必胜客、牛奶世界、怡和轿车等等。

  ▲怡和集团历年数据来历:《财富》

而比起营收规划,怡和集团更为外界所熟知的,是与李嘉诚之间的恩怨。

  三十多年前,李嘉诚两次向怡和集团建议应战,在华商财团的团体围歼下,怡和集团退出香港区域,李嘉诚也因为逼退外国企业,被视为民族企业英豪。

  三十多年后,当李嘉诚从内地撤资超千亿,大手笔在英国出资时,这个来自英国的旧日老对手却重仓我国内地!

【恩怨纠葛】

  李嘉诚与怡和集团的恩怨,还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。

  1987年的一天,时任香港港督卫奕信在家举办了一个晚宴,香港政商界名人聚集。

  席间,李嘉诚走到怡和大股东凯瑟克爵士身边,向他提出以17元/股收买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,凯瑟克爵士毫不犹豫地回绝了。

  这不是李嘉诚第一次对怡和集团建议收买。早在1978年,他就盯上了怡和旗下的九龙仓。

  1970年代,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港口转口事务公司,工业包含九龙尖沙咀、新界、港岛上大部分码头、库房、天星小轮、有轨电车、酒店和大厦。其时香港流传着一句话:谁具有了九龙仓,谁就把握了香港的货品装卸、储运和过海轮渡。

  ▲九龙仓葵涌码头来历:九龙仓集团官网

  但这家英资企业运营理念滞后,形成资金回流滞缓,导致1977年底-1978年头期间,九龙仓的股价继续低迷,维持在13-14港元/股之间。

  做了十多年地产的李嘉诚发现,九龙仓具有许多九龙区域的黄金地段土地财物,它的价值被轻视了。他觉得抄底的时机来了,便悄悄地收买了2000万九龙仓股份,占比到达20%,和大股东怡和的持股份额平起平坐。

这引起了九龙仓的留意,拉开了一轮反收买战进行反击。

  一边,九龙仓敏捷从散户手中许多收买股票,另一边,大股东怡和向自己的英国老乡汇丰银行求助,请汇丰掌门人沈弼出头从中斡旋。

经典的李嘉诚“半生之敌”的中国逆行的图片

  其时李嘉诚凭仗长江实业刚跻身香港富豪圈,经商还得仰仗圈中同伴,不敢开罪汇丰这个大财主,只得识时务地中止对九龙仓的收买。

  不过李嘉诚仍是留了一手。他找到其时香港的老牌富豪、世界船王包玉刚,表明乐意以低于商场价的36港元/股的价格,出让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。

  包玉刚人称“包爵爷”,不只具有千万吨位船运载重的海上王国,仍是汇丰银行第一位华人董事,财物超越10亿美元。

  ▲李嘉诚与包玉刚

  航运业做到世界第一后,包玉刚也在寻觅新的工业。他也很看好其时香港欣欣向荣的房地工业,所以,李嘉诚送上门的时机,包玉刚笑纳了。

  而对李嘉诚来说,这是一着“一石三鸟”的妙棋:一来防止开罪汇丰,二来经过这笔买卖,他净赚了5900万港元,更重要的是,和包玉刚建立起不错的联络。

  现实也证明李嘉诚是有远见的。正是得益于包玉刚的协助,让他以3000万美元控股了市值60亿港元的老牌洋行和记黄埔,进军房地工业。到1980年代,他一跃跻身香港尖端富豪之列。

  财富与位置进阶之后,李嘉诚又打起怡和的主见,这次他看中的,是怡和旗下另一家公司——置地控股有限公司(即前面说到的香港置地)。

  从李嘉诚手中接手九龙仓1000万股之后,包玉刚1980年又雷霆反击,一夜之间筹措22亿元,拿下了九龙仓。痛失九龙仓之后,怡和集团在香港最大的财物,便是香港置地。

  香港置地成立于1889年,因为进入地工业时刻早,手握香港不少黄金地段的楼盘,仅香港中环就有七处楼盘,是香港实力非常雄厚的地产公司。

  在香港商界流传着:移山简单,移置地难。许多华商都把收买香港置地,作为其一生的奋斗目标。

  这其间,就有李嘉诚。于是就产生了最初那一幕。

  在凯瑟克回绝李嘉诚后,港股产生股灾,香港置地股价大跌。李嘉诚再次反击,带领郑裕彤、李兆基和荣智健等组成华商财团,与怡和坐上了谈判桌。

  这一次,李嘉诚给了凯瑟克两个选项:华商财团以12港元/股收买置地公司;或许,怡和洋行收买华商财团手中的置地股份。假如凯瑟克不接招,第二天华商财团就会歹意收买置地公司股票。

  怡和集团挑选了第二种方案。为了保住置地公司,怡和耗尽了现金,元气大伤。在其时华商团结一致对立外资企业的布景下,凯瑟克也感到无力回天。1984年,他忽然对外宣告,将怡和集团注册地从香港迁往百慕大。

  尔后,怡和又连续将事务重心转移到东南亚区域和英国,旗下公司从1992年起,逐渐退出香港,总部搬迁到伦敦。

这个商战故事,因为怡和集团特别的发家布景,还增添了少许国仇家恨的颜色。

  怡和集团前期靠着在我国与欧洲之间贩卖鸦片和茶叶发家,第一桶金来得并不光荣。甚至有文章评论说,没有怡和洋行,就没有后来的鸦片战争。

  正是因为本钱原始积累时埋下的罪恶,它的溃退激起一众民族心情的高涨。其时许多人都以为,李嘉诚在与怡和集团争霸战中的成功,是华商在香港兴起的标志,为华人大大出了一口气。

  但是世事变迁,几十年后,怡和集团和李嘉诚之间的“你进我退”又在内地商场演出,仅仅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。

【逆势北上】

  2014年,零售集团牛奶世界控股有限公司宣告,以9.25亿美元(约合56.9亿元)收买永辉超市20%股权。这一音讯在其时并没有引起太多注重。

  牛奶世界是怡和集团旗下的零售公司,这笔买卖也是该集团几十年来,对我国内地最大的单笔出资,也是其大举北上的一个重要信号。

  从这时起,怡和集团加速出资脚步,旗下零售、地产、轿车和酒店四大板块,均重仓我国:

  2014年,轿车板块运营主体怡和战略控股,斥资56.67亿港元入股内地第二大中高档轿车代理商中升集团,持股20%,晋升为第三大股东;

  怡和控股的文华东方酒店,连续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重庆等地开设了5家连锁酒店;

  牛奶世界入股永辉超市,在华南扩张7-11便利店,出资美心食物、惠康超市……

优雅的李嘉诚“半生之敌”的中国逆行的视图

  地产板块的香港置地现已出资上千亿,在内地攻城略地,拿下多个城市的黄金地段,在开发项目26个;

  ▲徐汇滨江地王效果图

  2019年7月,怡和集团又经过旗下怡和战略认缴出资1亿元,与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、福州民天集团有限公司、永辉超市和谢香镇一起建立一二三三世界供应链办理股份有限公司,打造1233 S2B全球消费品供应链服务渠道。

  耐人寻味的是,怡和集团在内地一再加码的一起,最初逼退怡和的李嘉诚,却在内地演出了一出“大撤离”,连续兜售内地房地产事务。

  数据显现,仅2014年一年,李嘉诚从内地累计套现高达2600亿港元,这不包含李嘉诚香港的财物。从2012年起,李嘉诚开端重金出资英国,出资金额总计超越了4000亿元。

  为何挑选逆势北上?凯瑟克有一套自己的“逆行出资”哲学:“商场的鼻子很长,咱们应该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用心倾听,朝相反方向做。”

  现实也证明,出资报答率超越“股神”巴菲特的凯瑟克是对的——怡和旗下香港置地和牛奶世界两家控股公司,约40%的赢利来自大中华区。

  其间,2017-2019年9月,香港置地在内地的物业收入分别为94.56亿元、84.73亿元、33.83亿元,在全年营收中的占比超越45%,内地已成为其未来重要的赢利增长点。

重仓我国,并非怡和一家的挑选,而正在成为许多外资企业的财富暗码。

  本年以来,泰国首富谢氏宗族,方案将宗族控股的正大集团推上A股。曩昔几十年里,正大集团在我国出资已超越1200亿元,其全球营收,2/5来自我国商场;

  “重庆李嘉诚”张松桥2017年清仓内地房产项目后,仿效李嘉诚出资英国,斥资114亿收买英国多处重量级物业。本年年头,这位旧日重庆地产大亨,又杀回内地。

  连“买下半个英国”的李嘉诚,最近也开端出手内地,出资了成都汇和上海三林形象城。

  在近200年的开展进程中,从前时刻短脱离的怡和集团,对我国内地和香港商场的注重更是从未改动。

  本钱的嗅觉是最活络的,总是流向最有潜力和时机的商场。我国作为全球最具生机的经济体之一,其经济表现出来的耐性,给了许多外资决心和安全感。怡和集团这些年的成绩表现,便是重仓我国报答丰盛的最好表现。

  在一次对话中,凯瑟克把成功的诀窍概括为“削减决议计划”:

“当你决议计划多时,你失利更多。频频的决议计划,因为信息不完全、时刻急迫,会有许多盲点。只要一向做那些没有停下来的工作,一点一点把它完善好、修正好、整理好,这些工作最终发明了最大价值,而那些东一下、西一下的工作挣不了什么大钱。”

  听说,凯瑟克说这番话的那天,怡和集团市值超越了李嘉诚的企业。

  参考资料:

  [1]《冯仑:怡和洋行与李嘉诚往事》正和岛

  [2]《携手“船王”包玉刚,李嘉诚当年怎么在“九龙仓之战”中将“和记黄埔”收入囊中?》潮商

  [3]《“不跑路”的香港置地 半年内地撒钱300亿逆行出资逻辑》观念地产网

  [4]《香港置地310.5亿拿下上海徐汇滨江地块 刷新纪录成我国内地“新地王”》我国新闻网

  ——END——

  欢迎注重【华商韬略】,识风云人物,读韬略传奇。

版权所有,制止私自转载!

部分图片来历于网络

如触及侵权,请联络删去
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李嘉诚“现金牛”萎靡:屈臣氏我国出售疲软,赢利连降6年|BUG

  文 | 徐苑蕾  屈臣氏,一度是李嘉诚商业帝国的“现金牛”。在最挣钱的时分,该品牌每天都为李嘉诚进账超4亿,为其港口、地产等其他商业板块供给了重要的资金支撑。  不过,屈臣氏在我国商场却正在遭受隆...

李嘉诚,选拔一位女CEO

来历:出资界屈臣氏正式迎来首位女CEO。出资界得悉,本周屈臣氏集团宣告,现任屈臣氏集团首席运营官以及屈臣氏(亚洲和欧洲)首席执行官倪文玲(Malina Ngai)将成为新任CEO,于5月1日起收效。提...

友情链接: